首页

小妮原创调教

时间:2025-05-26 02:44:34 作者:福建舰入列后能发挥怎样的作战效能?专家解读 浏览量:83377

  中新网北京8月3日电(李新媛 陈银沙)一湾海峡,割不断两岸血脉相连。两岸同胞水乳交融、命运与共。

  坐落于北京市东城区大江胡同的台湾会馆始建于清朝,是那时台湾举人来京参加科考的“落脚点”。经过数次修缮,如今,它已成为台湾同胞与祖国大陆联系的历史见证,也是两岸文化交流及青年交流的重要场所。

  8月2日,“中华魂·京台情”新展启动仪式在台湾会馆举办。

  8月2日,“中华魂·京台情”新展启动仪式在北京台湾会馆举办。中新网 李新媛 摄

  此次展览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历史史实和“祖国完全统一进程不可阻挡”的历史大势为主线,分“宝岛台湾 根系华夏”“科举入台 选贤任能”“百年会馆 见证历史”“爱国爱乡 矢志笃行”“京台情深 心手相连”“中华一家 民族复兴”六个版块,深入讲述台湾历史、台湾会馆历史、科举制度在台湾历史、台湾同胞参与中国革命和祖国建设历史,全面展现京台交流交往和融合发展新成就。

  启动仪式上,主持人为与会嘉宾介绍台湾会馆新展建设情况。中新网 李新媛 摄

  走进第一展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台湾著名雕塑家陈启村创作、台南郑成功祖庙赠送的一尊郑成功铜像。

  “今年是郑成功诞辰400周年,作为民族英雄,是他让台湾重新回归祖国的怀抱。”第三代在京台胞蔡一晨动情地对参观者讲解道。

  台湾会馆长期面向在京台胞招募志愿者,蔡一晨就是台胞之家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之一。

  在第二展室,第二代在京台胞张力颖正在屏幕前参与互动答题,通过一路“过关斩将”,她中了一个“进士”。

  张力颖告诉中新网记者,通过亲身参与互动体验,仿佛置身百年前的台湾会馆,体会到祖辈进京赶考的感受。

  “台湾会馆是所有台胞的家,虽然来过很多次,但每次参观新展,都让我有不同感受。”张力颖说。

  和张力颖一样,其他在京台胞们也会叫上亲人朋友常回家看看。

  第三代在京台胞陈丰的女儿陈嘉慧也是志愿者之一,她对中新网记者说,自她4岁起,父亲就经常带她到台湾会馆参加活动,久而久之,萌生出一种不一样的归属感。

  台湾会馆不仅是台胞的家,也是联结两岸同胞的纽带。

  第三代在京台胞杨竹娘经常热情地推荐朋友们到台湾会馆参观。她和朋友们认为,通过参观,不仅能让大陆同胞加深对台湾历史的了解,也能增进彼此感情。

  福建收藏家协会名誉会长、厦门市古代艺术品研究会会长石禄生和他捐赠的“康强逢吉”“钦赐翰林”两块匾额。中新网 李新媛 摄

  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福建收藏家协会名誉会长、厦门市古代艺术品研究会会长石禄生在启动仪式上捐赠了“康强逢吉”和“钦赐翰林”两块清代原件匾额。

  “这两块匾额是两岸同根同源的历史见证,也是‘两岸一家亲’的生动注解。”石禄生对中新网记者说。(完)

【编辑:王祎】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全球专家江苏盐城探讨滨海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决定对该起事故查处实行挂牌督办,并派出督导组赴当地督促指导现场处置和事故调查工作,要求尽快查明事故原因,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深刻汲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落实安全风险防范责任措施,严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河南巩义:北宋皇陵春来到

该社论还指出,台当局抓办台湾海基会前董事长郑文灿,但赖是否只有在对付政敌时才不手软,对自己人都是那么包容?民众都睁大眼睛审视。从核能政策到两岸路线,飘忽不定,全凭他一人说了算。“资政”和“政策顾问”风波,虽是台当局人事中的“小菜一碟”,却能见微知著。

赓续乡村历史文脉 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此外,从单一的产品技术服务到融合的平台矩阵服务,通过共建智慧医疗一朵云,爱康智汇康云IaaS开放平台致力于推动体检行业模式变革,助推产业生态的升级和重构,打造共创、共享、共赢的产业生态圈。

春节胖了几斤?节后健身房迎来一波小高潮

此次大会发布了“广州市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打造金融文化生态圈”“坚持坚韧坚守 初心如磐行方远(农行清远分行乡村振兴战略之与清远古龙峡爱地旅游集团合作案例)”“‘政银担’三主体同向发力推动肇庆地标文旅单位高质量发展”等六个文旅与金融合作典型案例,激励全省各地加强创新实践,积极发挥金融“活水”作用,赋能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15000名马拉松爱好者用脚步丈量无锡“东大门”

饿了么公益事业部总经理徐昕哲介绍,饿了么已将助力提升老年助餐服务确立为平台的重点社会责任项目,并且已在上海的松江区以及普陀区验证了数字助老模式创新的可复制性。其中,普陀区通过“政府+企业+公益”的“普陀模式”,实现了托底困难老人送餐上门服务的全区覆盖。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